网站首页 注册会员 登陆论坛 搜索帖子 最新帖子 最热帖子 彩信频道
 
论坛首页乱分春色到人家 → 当前帖子
 
题目:关于中印边境冲突和中印关系问题的宣传提纲 回复: 0 浏览: 616
^_^!
表情: 作者:linou 时间 2007-1-22 23:15:29 序号:579
 
  关于中印边境冲突和中印关系问题的宣传提纲
(一九六二年十一月)
  一 、中印边界问题的背景和我国政府的立场
  在历史上,中印两国人民一直是和平友好相处的。在两国人民长期和平相处的过程中,按照双方的行政管辖范围,早已形成了一条传统的习惯边界线,但是两国的边界从未正式划定。过去英帝国主义统治印度时期,不断地向我国的西藏地区进行蚕食,因此一直存在着边界争端。中印边界东段的所谓麦克马洪线是英帝国主义强加在中国身上的,是非法的,中国政府从不承认。
  印度和中国相继在一九四七年和一九四九年取得独立。
  两国在新的基础上发展了友好的关系,但是,由于印度方面的原因,中印两国关系从一开始也同时存在着阴暗的一面。
  在一九五○年,印度政府曾经竭力阻挠西藏的和平解放。
  在这种企图不能得逞以后,印度就在中印边界东段大举向非法的麦克马洪线推进,完全侵占了传统习惯线以北和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以南的属于我国的九万平方公里的领土(面积略小于浙江省,或相当于三个比利时,九个黎巴嫩)。在中印边界西段和中段,印度又在一九五四年以后侵占了我国的许多地方。
  西藏叛乱后,印度政府正式向我国提出了大片领土要求。
  印度政府不但要求把东段九万平方公里的我国土地和中段约二千平方公里的我国土地划入印度,而且要求把西段一向在我国管辖下的三万三千平方公里的我国土地(相当于一个比利时或三个黎巴嫩)也划归印度。印度还接着使用武力片面改变业已形成的边界状况,来实现它的领土要求;并且在东段和西段先后两次挑起边境流血冲突。
  我国政府认为,为了避免边境冲突,必须设法使双方武装部队脱离接触,同时迅速开始谈判,争取和平解决边界问题。一九五九年十一月七日我国政府建议双方武装部队从当时存在于中印边界全线的实际控制线各自后撤二十公里,并且停止巡逻。在印度拒绝了这个建议之后,我国单方面地在边界的自己一边停止了巡逻。
  为了谋求中印边界问题的和平解决,周恩来总理在一九 六○年四月访问新德里,同尼赫鲁总理举行了会谈,并且力求达成有助于解决边界问题的初步协议。但是,我国方面的真诚努力没有得到印度方面的响应。其后,中印两国官员的会晤也没有得到应有的结果。
  不仅如此,印度政府竟然把我国政府在两国总理会谈中表现的和解诚意当作软弱可欺,把我国单方面地停止边境巡逻当作有隙可乘。因此,在两国官员会晤结束后,印度军队先在中印边境西段,后在东段,越过实际控制线,侵占越来越多的我国领土,进行越来越严重的武装挑衅。到这次中印边境冲突全面爆发之前,印度在中印边界西段我国境内一共设立了四十三个侵略据点;在东段甚至越过了所谓麦克马洪线,侵占了线北扯冬地区,并且连续向我国边防部队发动武装进攻。
  在印度入侵和挑衅日益加剧和中印边界局势日益严重的过程中,我国始终保持了最大的克制和忍让。我国政府一方面抗议印度的入侵,另一方面一点也没有放松争取通过谈判和平解决边界问题的努力。我国再三地向印度政府建议无条件地立即举行谈判;但是,印度却要我国军队撤出自己的大片领土作为谈判的先决条件,这样毫无理由地拒绝谈判。
  印度政府不仅拒绝我国的和平建议,而且在经过一连串的作战部署后终于按照尼赫鲁的命令,于十月二十日清晨,在中印边界的东段和西段发动了大规模的全面进攻。
  所有的有关事实表明,这次严重的中印边境冲突完全是印度政府长期以来蓄意制造出来的。
  自从印度政府在边境向我国发动了大规模的全面武装进攻以后,我国一方面坚决地进行了自卫反击,打退了印度侵略军;一方面高举和平谈判的旗帜。十月二十四日,中印边境冲突发生后的第四天,我国政府发表声明,提出了停止边境冲突,重开和平谈判,解决边界问题的三项建议:
  (一)双方确认中印边界问题必须通过谈判和平解决。在和平解决前,中国政府希望印度政府同意,双方尊重在整个中印边界上存在于双方之间的实际控制线、双方武装部队从这条线各自后撤二十公里,脱离接触。
  (二)在印度政府同意前项建议的情况下,中国政府愿意通过双方协商,把边界东段的中国边防部队撤回到实际控制线以北;同时,在边界的中段和西段,中印双方保证不越过实际控制线,即传统习惯线。
  有关双方武装部队脱离接触和停止武装冲突事宜,由中印两国政府指派官员谈判。
  (三)中国政府认为,为了谋求中印边界问题的友好解决,中印两国总理应该再一次举行会谈。在双方认为适当的时候,中国政府欢迎印度总理前来北京;如果印度政府有所不便,中国总理愿意前往德里,进行会谈。
  我国政府原本期待印度政府是会对我国的三项建议进行了慎重的考虑以后才作出响应的。但是,印度政府在我国政府的建议提交给印度政府的当天,就迫不及待地拒绝了我国的建议,并且诬蔑我国的建议是骗人的。
  周恩来总理在我国政府发表声明的同一天,写信给尼赫鲁,呼吁印度政府接受我国政府根据友好精神提出的三项建议,也遭到尼赫鲁的拒绝;十一月四日,周恩来总理又向尼赫鲁发出了第二次呼吁,希望他到谈判桌子上来。但是,从种种迹象来看,印度政府不仅无意进行和平谈判,而且决心继续诉诸武力。十一月十五日,周恩来总理写信给亚非国家领导人,全面介绍中印边界问题的背景和我国政府的立场,并呼吁亚非国家主持公道,运用自己的影响,促进中印边界问题在公平合理基础上得到和平解决。
  为了扭转中印边境冲突的严重局势,促进三项建议的实现,维护中印人民根本利益,加强亚非团结和保障世界和平,十一月二十一日我国政府发表声明,决定采取边防部队在全线主动停火后撤等三项重大措施:(一)从十一月二十二日起。
  我国边防部队在中印边界全线停火;(二)从十二月一日起,我边防部队将从一九五九年十一月七日存在于中印双方之间的实际控制线,后撤二十公里;(三)为了保证中印边境地区人民的正常往来、防止破坏分子的活动和维持边境秩序,我国将在实际控制线本侧的若干地点设立检查站,在每一个检查站配备一定数量的民警。我国政府真诚期待印度政府作出积极的响应。即使印度政府不能及时作出这种响应,我国政府也将按规定日期主动地执行上述措施。
  我国政府宣布主动采取上述三项重大措施,再一次表明了对于停止边境冲突,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极大诚意。它向全世界表明了;(一)我国对印度没有任何领土野心,我们绝对不会去侵占印度的任何一寸土地。我国边防部队进行自卫还击,其目的,绝对不是企图使用武力改变边界状况,更不是企图侵占印度的领土,而只是为了打退印度军队的猖狂进攻,求得中印边境的安宁,为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创造条件,因此是正义的,完全正确的。(二)尽管我国边防部队打退印度侵略军的大规模进攻,我国绝对没有以胜利者自居,更没有把任何不合理的要求,或者有损印度尊严的主张,强加给印度方面。恰恰相反,我国主动作出巨大的让步,来敦促印度方面同意停止冲突、重开和平谈判。(三)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是我国政府一贯立场。不论在大规模武装冲突发生之间,还是发生之后,我国从不放弃寻求和平解决途径的努力。只要有一线希望,我国就主动地创造有利于停止边境冲突的条件,竭尽一切可能争取回到谈判桌子上来。(四)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爱好和平的国家,是信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国家。我国绝不侵略别国,也绝不允许别国侵略我国。我国不要别人一寸土地,也不容许别人侵占自己一 寸土地。
  我国政府同时郑重地声明,如果在我国边防部队停火和后撤过程中,印度军队继续进攻,或者在东段重新推进到实际控制线,在中段和西段继续留在实际控制线沿线不撤,甚至越过实际控制线,重占九月八日的位置,我国保留进行自卫还击的权利,由此而产生的一切严重后果必须由印度政府承担全部责任。世界人民将会看得更清楚,谁是爱好和平的,谁是好战的;谁是维护中印人民友谊,维护亚非团结的,谁是破坏中印人民友谊,破坏亚非团结的;谁是维护亚非各国人民在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斗争中共同利益的,谁是违反和破坏这个共同利益的。
  我国政府一贯认为:中国和印度过去有过受帝国主义侵略的共同遭遇,中印两大民族从来没有根本利害冲突,两国完全能够而且应当和平友好共处。中印边界问题,完全可以在两国共同确定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通过谈判解决。中国和印度绝对没有理由因为边界问题而打仗,更不应该容许美帝国主义插手进来,把目前这场不幸的边境冲突,发展成为亚洲人打亚洲人的战争。为了阻止这种不幸局面的发生,三年来,我国政府作了一切可能的努力。但是,印度政府一直顽固地拒绝我国政府关于通过谈判,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建议,并且调动军队,不断地侵犯中国领土,建立军事据点,步步进逼,使中印边境冲突终于成为不可避免。如果印度政府具有一点和平解决边界问题的愿望,中印边境局势是决不会发展到这样的地步。这种局面是印度政府一手造成的。
  二 、这一斗争的性质
  以尼赫鲁为首的印度统治集团挑起中印边界纠纷,向我国挑衅,直到发动对我国的大规模武装进攻,这是随着印度国内外阶级斗争的发展,尼赫鲁政府日益成为印度大资产阶级大地主利益的忠实代表者,实行反动民族主义的情况下发生的。他们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坚持扩张主义的政策;是因为他们企图利用这种局面,煽起反华运动,来转移印度人民的视线,加紧对人民的压榨,打击国内进步力量;是因为他们要用反华运动来讨好美帝国主义,以获取更多的美元。总之,以尼赫鲁为首的印度统治集团为了自己的需要,也为了适应美帝国主义需要,充当了国际反华运动的马前卒。
  (1)印度反动统治集团坚持扩张主义
  早在十八年前印度还没有独立的时候,尼赫鲁在《印度的发现》一书中就暴露了他野心勃勃地所追求的目标,是要建立一个印度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帝国。这个大帝国的势力范围,要包括从中东到东南亚的一系列国家,大大超过了英帝国主义过去在亚洲所建立的殖民体系。在印度宣告独立以后,以尼赫鲁为首的印度统治集团,继承而且竭力保持英国殖民统治者所留下的遗产,越来越露骨地实行大国主义和扩张主义的政策。现在,印度是亚洲唯一拥有保护国的国家。印度统治集团力图干涉印度周围一些国家的内政和外交,控制他们的经济和贸易,要求它们唯印度之命是从,正是从这种扩张主义出发,印度统治集团把我国西藏地方看作是印度的势力范围。尼赫鲁对中印边界问题的政策和他挑起中印边境冲突的整个过程,进一步表现了印度大资产阶级大地主的扩张主义。
  (2)掀起反华运动,对内转移人民视线,加重人民负担,打击进步力量。
  印度国大党执政十一年来,虽然也实行了一些改良主义的措施,但根本没有废除封建土地制度,而外国资本也仍然控制着印度许多重要的经济部门。印度政府又以“勒紧印度人民的裤带”来实现所谓“工业革命”,物价不断上涨,赋税不断增加,失业人数越来越多,近些年来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水平一直下降、不满情绪日益增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阶层争取生活权利和民主权利的斗争日益发展,国大党的威信则日益下降。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印度统治集团把虚构的所谓中国“侵略”作为一个稻草人,来转移人民对国内问题的视线,妄图缓和国内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
  同时,印度垄断资本因为国内市场购买力非常低下,许多工业产品无法销售,在国际市场又不可能有多少竞争能力,所以除了力求在亚非地区进行扩张以外,把希望寄托于比其他商品生产更能提供利润的军事生产上,印度资产阶级刊物《闪电》周报早就透露,有的大企业和财政资本企图利用反华“从印度边界的军事化中赚取血的利润”。而在正常情况下,增加国防预算、建立军事工业等将遭到人民的反对,于是印度大资产阶级企图尽可能长期地保持同中国边界的争端以及同其他邻国的各种争端,甚至发出所谓“民族在危急中”、“外国侵略的危险”等欺骗口号,来继续增加捐税,举办内债,要印度人民负担庞大的军事开支,使垄断资本集团从中得利。
  尼赫鲁在掌握政权之后,就使用暴力镇压人民群众和进步力量,成为反共反人民的能手,这就引起了人民的更大反抗。为了加强对国内人民的控制,尼赫鲁政府便不惜制造边境冲突,煽起反动的民族主义情绪,来进一步打击印度的进步力量。这次挑起中印边界冲突以后,尼赫鲁政府就乘机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借助于这种紧急状态,对进步力量实行进一步的镇压。最近已经有许多反对尼赫鲁政府祸国殃民政策的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被捕入狱。
  (3)尼赫鲁政府迎合美国需要,美帝国主义实行高价收买。
  近几年来,为了应付国内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困难和危机,尼赫鲁政府除了加强对人民的镇压和加重对人民的剥削之外,主要办法就是进一步投靠帝国主义。而美帝国主义为了抵制社会主义的影响,特别是为了抵制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阻挡民族解放运动,争夺中间地带,更加看中了尼赫鲁的作用。在资本主义总危机日益深刻化的情况下,美国垄断资本更加企图渗入印度,把印度变为美国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重要市场。因此美帝国主义对以尼赫鲁为代表的印度大资产阶级实行了高价收买的政策。
  把十多年来美国和美国所控制的国际金融机构给印度的“援助”数字分析一下,就可以发现,它们给印度的“援助”是尼赫鲁政府的对外政策、特别是对华政策的晴雨计。据统计,从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五六年上半年,它们给印度的“援助”为七亿八千九百一十万美元,平均每年一亿零五百二十 万美元。从一九五六年下半年到一九五九年上半年,即尼赫鲁政府的对外政策逐步向右转的期间,它们给印度的“援助”为十九亿三千六百七十万美元,平均每年六亿四千五百五十万美元。而从一九五九年下半年到一九六二年七月底,即尼赫鲁政府制造反华运动以后,它们给印度的“援助”为三 十八亿七千二百四十万美元,平均每年十二亿九千零八十万美元。
  美帝国主义竭力支持和鼓励尼赫鲁政府反华,早已不是什么秘密。特别在这两年来印度军队加紧向我国边境蚕食后,肯尼迪政府的做法更加露骨。印度政府发动大规模进犯的决心,也是在美国积极鼓励之下作出的。很清楚,在印度方面挑起边境冲突的过程中,美帝国主义从公开鼓励和支持尼赫鲁拒绝谈判,扩大中印边境冲突,进而运送大量军火武器和派遣军事人员帮助尼赫鲁政府加强军事力量;而尼赫鲁政府则从接受大量美国经济援助,进而接受美国的大量军事援助。
  这一切都说明:美国和印度实际上早已保持着不具形式的结盟关系了。
  同时,在印度有一些自命为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如印度共产党全国委员会主席什·阿·丹吉这样的人,竟然紧紧跟在尼赫鲁后面,诬蔑我国“侵犯”印度领土。他们不但不同反动的民族主义进行必要的斗争,反而同情、附和和支持反动的民族主义者的反动行为,成为他们的伙伴。这就同马克思列宁主义背道而驰,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背道而驰,堕入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泥坑。
  从以上种种情况中,我们可以看清楚中印边界问题斗争的性质。印度反动派在中印边境向我国发动了全面的武装进攻以后,我们一方面坚决地进行了自卫反击,打退了印度侵略军;一方面高举和平谈判的旗帜,提出了停止边境冲突。重开和平谈判、解决边界问题的三项建议。为了扭转中印边境冲突严重局势,促进三项建议的实现,维护中印人民根本利益,我国政府又决定采取边防部队全线主动停火主动后撤等三项重大措施。我们在外交上、宣传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活动和工作,揭露了是印度在西藏进行颠覆活动,是印度侵入中国领土,不断发动进攻,并且拒绝谈判。通过这场斗争,进一步暴露了尼赫鲁是反动民族主义者,撕破了尼赫鲁的“和平中立”和“不结盟”政策的假面目;暴露了帝国主义指使印度反动派进行反华、反人民的阴谋;同时,也使现代修正主义者处于非常尴尬的地位。我国的公正立场赢得了全世界主持正义、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对我们的同情和支持。因此,这场斗争对于当前国际局势的发展,对于支持和推进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有着深远的意义。
  三 、斗争发展的趋势
  中印边界的斗争将是长期的斗争,我们和印度反动派之间的斗争,在一段时间内必然会是相当紧张的。我们要作好长期斗争的准备。
  从目前种种迹象看来,印度反动派并不甘心于他们的失败。他们不仅无意进行和平谈判,而且决心继续诉诸武力。他们公然拒绝我国政府关于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三项建议,蓄意扩大中印边境武装冲突,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大肆镇压国内进步力量,并且明目张胆地向美国、英国、法国和西德乞求军事援助,进一步投靠帝国主义,企图继续同我较量,使中印边界冲突长期化。目前,印度反动派正在加紧进行战争动员,叫嚣要同我国长期作战,并在十一月十六日起再次在中印边界东段向我发起了强大的全线进攻,而且大批撤退驻华使馆人员,监视我驻印使馆人员,封闭我在印银行,迫害我在印侨民,甚至可能同我国绝交,直到宣战。但是,印度反动派的这种做法,只能使印度内部的矛盾更加尖锐化,使印度人民更加革命化,使印度“不结盟”的外衣更加被戳穿,在世界人民中,首先是亚非人民中更加趋于孤立。
  目前印度国内进步力量已开始进一步起来反对尼赫鲁的反动反华政策,亚非国家公众舆论也越来越多的支持我国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建议,谴责印度政府坚持以武力侵占我国领土和拒绝谈判的蛮横态度。但是围绕着边界冲突问题,中印两国在军事、外交方面的斗争,在一段时间内必然会是相当紧张的。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方针仍然是要力争在我国政府三 项建议的基础上停止冲突,重开和谈;同时,要准备同印度反动派进行长期的斗争。如果印度方面发动新的军事进攻,我们将本着自卫原则,给它更大的打击。我们绝不主动采取恶化两国关系的步骤,并将寻求可能导向停止冲突、重开和谈的机会。如果印度反动派硬要同我国绝交,直到宣战,这也是我们意料中的事。我们将抓住这件事情,在政治上狠狠地予以揭露和打击,造成他们更加被动的局面。只要我们在斗争中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就一定会使印度反动派在国内外绝大多数人民中处于更加孤立的地位。
  四 、我们的任务
  面对着印度反动派蓄意扩大中印边境冲突,我们的任务,一方面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继续加强全党全民的团结以及同全世界人民的团结,坚决击退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和现代修正主义袒护下的印度反动派的猖狂进攻;一方面必须继续鼓足干劲,努力增产节约,做好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工作,进一步使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起来。这两方面的任务是互相关连的。而做好国内工作则是进行国际斗争的基础。为了反对敌人对我国的猖狂进攻,我们必须壮大我国的力量,我们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大力发展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我们应该进一步提高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觉悟,鼓足干劲,奋发图强,把各方面的工作做得更好。我们要热烈响应党的八届十中全会的号召,贯彻执行毛主席提出的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把发展农业放在首要地位,正确地处理工业和农业的关系,坚决地把工业部门的工作转移到以农业为基础的轨道上来。
  在农业战线工作的同志们,要进一步巩固人民公社集体经济,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争取明年农业的全面丰收。
  在工业战线工作的同志们,要适应农业技术改革的要求,进一步进行合理的调整,努力增产节约,力争全面和超额完成国家计划。
  在商业战线工作的同志们,要根据为工农业生产服务和为城乡消费者服务的要求,努力做好城乡的物资交流工作和供应工作。
  在科学文教战线工作的同志们,要努力为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服务,特别要为农业服务,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大力培养人才。
  人民解放军,公安部队和广大民兵同志们,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军事技术和政治水平,戒骄戒躁,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随时准备粉碎任何敌人的侵略和破坏活动。
  我们深信只要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团结一致,鼓足干劲,奋发图强,一切敌人都将被我们战胜,我们将永远无往而不胜。
没有回复帖子
 
表情
插入
上传
内容
  请注意:本论坛设置游客不能发帖子。回复帖子
Copyright © 2006-2008 *东方文献网*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