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蒋楷——一个旧书生的命运! ■林鸥 由于一个偶然的原因,让我在短时期内一下子读了不少旧书,这真是很难得的。尤其是那一次读旧书,让我和一位素不相识的旧书生有了翰墨之缘,这更是我从未想到的。 1999年的下半年,山东省平原县的一些朋友告诉我,他们要纪念义和团平原起义一百周年,让我去帮忙。小时候看过一些义和团起义的民间故事,于是对这事也有了点兴趣,而平原朋友给我看的那本《平原拳匪纪事》,更让我感受到一种历史的现场感。特别是那本书的作者蒋楷,在这风云际会中的遭遇,更让我有了一种特别的兴趣。 可当我想详细了解蒋楷的生平时,找了十几本近代史书都语焉不详,只是说了他镇压平原起义的事,而说不清他还有什么其他活动,而一些有蒋楷出现的历史小说中也是把他当作反面人物丑化的,于是我决定开始一个读旧书查清蒋楷生平的行动。 最早仅在《平原县志》中查到的蒋楷的资料只说是个湖北荆门拔贡,而拔贡是不属举人一级,所以在上海图书馆编的《朱卷集成》中是查不到的。于是又另找途径,查各种同年录,查了上百种清后期的考试文献、各地官员名录后,才在查《十八省拔贡同年全录(乙酉科)》一书时有了意外发现。而上海图书馆所藏的《十八省拔贡同年全录》也显现了同名异书之误,一张书名卡片中包括了两种书,内容详略不同。在前一本书上,知道了蒋楷被选为拔贡时是31岁,这本书上却没有蒋楷的出生年月和家庭情况,而后一本书上却有了蒋楷的出生年月和家庭情况。 根据后一本《十八省拔贡同年全录(乙酉科)》,知道蒋楷的直系亲属中还是有不少人做过官的。曾祖蒋之澍是荆州府学训导,敕授修职郎,祖父蒋兆凤是岁贡生,候选训导,敕赠承德郎,本生祖父蒋兆莆是太学生,敕赠承德郎,父亲蒋海澄是国子监学正衔,署谷城县训导,咸宁县教谕,敕授承德郎。 由于蒋楷的父亲有四位夫人,所以蒋楷的同胞兄弟中有三种不同的名字排法,长兄蒋春荣是太学生,蒋楷行二,蒋模行三,蒋逢棠行四,蒋逢谷行五,蒋逢榘行六。从中也了解了这一家族的宗法系统。 蒋楷(1853-1912),字则先。湖北荆门阳田村人。他的祖父、父亲乃至兄弟侄子都是读书出身,可见这是个书香世家。他本人从小读书,但考了多次未中举,到了三十出头时,才考成了拔贡,总算踏上了仕途。 蒋楷在被选拔贡时,已娶刘氏为妻,并有了三个女儿。过了五年,在光绪十六年(1890年)的闰二月二十六日,蒋楷在山东莒州任代理知州,当时他38岁。 光绪十六年(1890年)十月以后,蒋楷转任东平州知州,在东平州时他对当地的历史地理很有兴趣,考证了东平州的古地名,还为当地一位咸丰进士、前兵部主事蒋裁庵写的一本书《东原考古录》写了序。 他一踏上仕途,就被分到山东省做县官,后来又去治理决口的黄河。接触到老百姓的实际生活,又增长了他办事的才干,得到了上司的好评,在当地也做了一些修城、修孔庙、办学校的实事。 有文献说光绪二十年(1894)黄河在利津赵家菜园及西韩家口溃决,蒋楷奉命堵口掌坝,可知他在治黄河。因而在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的暮春时节,蒋楷编撰了《河上语》一卷,此书共分十五章,主要讲述修河筑坝的工程术语。而据蒋楷在书前小序中称:“时在西韩家工次”,此时正是山东巡抚李秉衡(鉴堂)治理利津县西韩家漫口的关键时刻。当时蒋楷已45岁。 另据郭则撰《十朝诗乘》和《庚子诗鉴》中言:蒋楷“尝客鉴堂幕”,“偿佐李戎幕”,不知蒋楷在山东巡抚李秉衡处当幕僚是什么时候? 编完《河上语》不久,在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的六月二十六日,蒋楷被正式补授莒州知州,又到莒州走马上任。 蒋楷在莒州的这段时间可能是他一生中比较顺心的时候,尽管他没能继续修完那部《莒州志》,可在后人编成的《重修莒州志》中,却可看到他当时吟诗作文,十分悠闲,他所撰的《城阳景王手植槐碑铭》文、《留别莒州士民三首》诗、《将军岭》诗、《汀水》诗、《游浮来观银杏》诗等都被收入了《重修莒州志》。 当然,这样的时间并不长,到了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9月,莒州老百姓和诸城、日照的民众共二万多人联合攻打教堂,并焚毁教堂多处,而蒋楷亦因镇压不力而遭申斥。 在当时要做个县官而秉公办事也确实不容易,在外国教会势力和中国人民利益有冲突时,不少能秉公执法的人在左右不了局势时,只有弃官而去。 在1899年春,蒋楷刚从莒州调署平原县,他既不能维护平民,也不能惩处教民,又不愿意听从上司意图让义和团去打击教民。因此,当义和团起义时他要镇压,而教会又对他镇压不力而大告刁状,山东巡抚毓贤也对他把握不好分寸而横加责难,于是他成了各种势力冲撞中的牺牲品,被罢官革职,含恨回乡。 从当时的历史环境来看,蒋楷是想公平处事,尽管他内心也憎恨教会势力,但也不想因此而惹出“教案”,另一方面,当义和团在传播时,他也站在官方立场上先有警觉,认为这是邪教,是造反的先兆,报告上司要发告示禁止。但历史就是在这个时候,让各方势力在这冲撞中较量了一番,而蒋楷也正是因此而出名,成了首先镇压义和团的刽子手,可外国教会还是指责他是包庇义和团的县官。 为此,蒋楷在罢官后即写了一本《平原拳匪纪事》,用事实驳斥教会的无理,也对山东巡抚毓贤的行为表示了强烈不满,陈述了当时他在场所见的情况。 这本书一刊行,就受到人们的注意,在光绪二十七年五月二十四日的《北京新闻汇报》中就全文转载了蒋楷的《平原拳匪纪事》。而这本书刻印后不久,他自己又作了一些增补,这个增补的修改本在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月由他的朋友承厚(字伯纯)带到上海交给了顾甫,要他再次刊行。到了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三月,顾甫将《平原拳匪纪事》排版铅印,但看到这个版本的人很少。 《平原拳匪纪事》有光绪二十六年后刻本。光绪二十七年(1901)上海聚珍版题名《平原拳匪纪略》,后有顾甫跋及“平湖顾鸣豫校”字样。现在通行版本都用所谓光绪二十六年后刻本,但其中有些句子读不通。我把光绪二十六年后刻本和光绪二十七年上海聚珍版互相校对了一下,发现聚珍版内容比刻本要多,并推断这是蒋楷校改过的增补本,只是不知为什么一直没有人校对过这两个版本。尽管上海聚珍版上写有“光绪辛丑三月用聚珍版沪上锓木”字样,但从实物看,这个版本是活字铅印的。虽然这个聚珍版中也有一些错漏之字,但从内容上比较,增补的文字只能是蒋楷所撰,其他人是无法增补的。 1900年对中国来说是个灾难之年,一方面是义和团由山东发展到华北之后,在京津等地搞得帝国主义列强日夜不安,清政府也感到左右为难,真是抚不成而杀不完。这时从另一方面又使帝国主义列强感到只能利用清政府来镇压义和团和中国人民的反帝行动。八国联军进军北京后又促使中国人民有了新的觉醒。这时,蒋楷也写了很多首诗,反映了当时的时事,表达了他忧国忧民之心的诗句。《清诗纪事》中选了蒋楷的三首诗,即《哀天津》、《悲杨村》、《得卢南昌诒书述河西务战事甚详纪之以诗兼挽海城尚书》。 事实上,蒋楷也并不是一个无能的昏庸官僚,他的为人和才干还是得到了他的师友的赏识,1901年,两湖总督张之洞就把蒋楷一个罢官之人先纳入幕中,命他和后来在上海很有名的民政长李平书(钟钰)一起当湖北武备学堂稽察,这时的李平书也因在1899年署广东遂溪县知县时,因支持民众反对法国侵占广州湾被革职。当蒋楷听李平书说了在遂溪被罢官的事后,写了一首七言古风,诗中也表达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感。李平书在后来所撰的《且顽老人七十岁自叙》一书中说的更是有趣:“与余同庚,同岁入学、优拔,同年同时罢官,兹值同事学堂,诚奇事也。”据李平书的回忆,蒋楷是张之洞在督学楚北时所选中的拔贡,文学丰富,尤长歌咏,他胸无城府,德量渊宏,相处两年十分融洽,生平良友,此为第一。蒋楷与李平书每天六时起,六时三十分至饭厅同学生喝粥,七时十五分监视学生上讲堂,十一时至操场阅洋教习命学生立正点名,十二时同至饭厅午饭,下午三时阅操,八时分东、西查号。每天如此,就这样生活了两年。 后来张之洞又上奏皇帝为他平反昭雪。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两湖总督张之洞在五月二十日给皇帝上了一个《请开复袁世敦蒋楷原官折》,以被参冤抑恳恩昭雪的理由要求开复原官。折子中说,蒋楷在山东做官是个规矩人,在义和团初起时能首先禀请禁止,见识高人一等,湖北人士无不为之称冤。并说蒋楷才具优长,废弃可惜。到了六月二十日,皇帝准奏,蒋楷总算被撤销处分,又能做官了。当时他已经50岁。 蒋楷可以开复原官并不等于能回平原或回莒州继续当官,清朝末年的官场中候补的官太多了,所以蒋楷一时也弄不到实职,一直在候补实职,不过从后来的文献中可知他得到了一个虚职是“记名御史”。到了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的冬十一月,蒋楷终于又当上了知州,而且还是到山东当官,到濮州当知州。不久,张之洞又召蒋楷进入学部,而东三省总督徐世昌也拉蒋楷去东北帮忙,可见蒋楷在办理事务方面也确有能力。可不到一年,蒋楷终于因水土不服而仍回学部任职,他毕竟已是五十五六岁的人了。于是,蒋楷当上了学部总务司机要科的候补员外郎,仍挂着记名御史的虚衔,官品也不过是从五品。而当时也在学部的知名人士中,就有编订名词馆总纂严复、京师图书馆正监督缪荃荪、京师大学堂总监督劳乃宣。 1909年,中国和德国协商在青岛办一所合资大学,这个大学是中国近代第一所中外合资大学,目的是培养一批中国学生从事工艺、农业、医学和法律专业,学部派蒋楷以学部员外郎兼第一任总稽察。 蒋楷在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当了三年总稽察,于1912年冬在青岛病逝。 蒋楷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一点小名气,是因为他镇压过山东平原的义和团起义。其实作为一个历史人物,蒋楷在学术方面也另有贡献。他在山东治黄河时,曾编写了一本《河上语》,分类介绍了治河的理论和实践知道,这本中国近代治河史上的科技著作,至今还少为人知。 另外,蒋楷对中国刑法史也极有研究,他在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当总稽察时,还对学校中的德国教员和中国学生讲中国法制史的课,把讲义写成了一本《经义亭疑》,分类介绍了中国早期法学理论和外国近代法学的异同,可以说是中国较早的比较法学著作,此书也是极为少见。 同样,作为一个传统文人,蒋楷的诗文也是很见功力的,一些纪实诗更被一些文人收入诗话,可作史诗,得到了当时一些著名文人如陈石遗的好评。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列强图谋瓜分利益、清朝内政腐败的危亡之际,一些有见识的知识分子都有改革图强之心。蒋楷自小受传统教育,当然也不乏忠君报国之心,这些可从他当时写的一些诗中看出来。他所著的一本《那处诗抄》,在诗歌方面有清新的风格,也有低徊的沉吟,说出了他的心声,既反映了他的生活,也反映了中国近代湖北、山东的社会生活。 而在追踪蒋楷一生事迹的同时,也确实让我在短时期内看到了不少有价值的旧书,了解了不少图书馆的书目状况。而上海图书馆的古籍善本室真是个学习文史、见识版本的好地方,其中有一本《平原拳匪纪事》的书后还有一个叫颐庵的人亲笔所书跋语,内称“光绪辛丑四月二十三日,蒋则仙刺史持赠,奉读一过,言皆纪实,罪出因公,可与吴桥令乃宣《拳教析疑说》并传,颐庵识”。从我随手记下的这样一个引用书目表中可见,我从中得益匪浅: 《十八省拔贡同年全录(乙酉科)》(清木刻本) 《重修莒州志》(清木刻本) 《东平县志》(铅印本) 《十朝诗乘》(郭则澐撰,民国木刻本) 《河上语》(蒋楷撰,清木刻本) 《平原拳匪纪事》(蒋楷撰,清木刻本) 《平原拳匪纪略》(蒋楷撰,清铅印本) 《经义亭疑》(蒋楷撰,清木刻本) 《那处诗抄》(蒋楷撰,清木刻本) 《中国教案史》(四川人民出版社) 《清诗纪事》(排印本) 《中国近代文学大辞典》(黄山书社) 《水利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 经过一个半月在上海图书馆和一些地方的追踪查找,我和平原县王健泉先生写出了《蒋楷初考》的文章,并将前后两个版本的《平原拳匪纪事》作了校勘,参加了纪念义和团平原起义100周年的研讨会,在会上引起大家的注意,山东大学《文史哲》杂志作了报道,特别是得到了也在研究蒋楷生平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守常先生的好评。 而在《蒋楷初考》之后,还有意收集蒋楷的著作,知道他的《河上语》、《平原拳匪纪事》、《经义亭疑》等三部书被收入续修《四库全书》之中,但外间可见的仅有《河上语》、《平原拳匪纪事》,而台湾的史语所图书馆藏有《经义亭疑》和《那处诗抄》,但久久联系不上。意外的是《经义亭疑》和《那处诗抄》就藏在山东,一年后在网上查到这两部书真是喜出望外,马上请平原县的王健泉先生去复制了下来。后来,我花了两个月时间把这两部抄了一遍,标点了一次,总算把蒋楷的四部著作全部数字化了。而事后又查到了一家图书馆有蒋楷的另一本法学讲义,但至今尚未见到。 而在这次追踪蒋楷的过程中,蒋楷家乡的那位湖北省荆门市政协文史委主任陈广珍先生更是大力支持,他身怀重病还沿着蒋楷一生所到之处去走了一遍,拍照、复制资料,汇集了目前已知的所有蒋楷的文献,最后主编了《蒋楷文集》出版,而他也为荆门的文化建设贡献了自己的生命。 综观蒋楷这个历史人物,可以看到中国近代史中的好多缩影,也能看到湖北文化对一个历史人物的影响。人们在这个从荆门走向北京的读书人的著作中,从这个出身清贫的爱国知识分子的身上,还是能看到一个中国人的性格,一个湖北人的性格。 而我也在追踪蒋楷的过程中,明白了考据事物的责任心,观察了历史人物的平常心,满足了探索神秘的好奇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