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是近百年的新兴剧种,剧种的名称也特别多。追溯到清同治年间(一八六二年),从嵊县农村的沿门卖唱流向杭嘉湖一带的「嵊县唱书J,被俗称[落地唱书]。又因唱书无大的动作表演,无管弦乐器。一色清唱,属当时社会流行的「文书」之类,所以外地人冠以产地的地名而称「嵊县文书],一九0六年,「落地唱书]搬上舞台演出。从曲艺形式衍变成戏曲形式。因演出剧目均是乡村生活小戏,倘无宫阖官带的历史题材的大戏,腔调还是与民歌小调无异,因此,艺人和乡亲称它「小歌文书班],简称「小歌班」;在一九一0年前後,[小歌班]离开县境。流向邻县演唱,演员演唱时沿用鳌鼓、尺板等击节清唱,外地观众只听到[的的笃笃]之声,观众就称其「的笃班』,但也有部分观众因产地是嵊县而称[嵊剧』或「剡剧]。此可说明,「嵊剧」与[剡剧」在剧种的萌芽时期已有相称。 民国六年(一九一七年),「小歌班』进入上海後,为在大上海站住脚根,艺人们于民国十年建立起越剧的第一副丝弦乐队,配上了音乐伴奏,使「的笃班]成为较完整的戏曲形式後,次年六月,为了扩大「的笃班]在上海的社会影响,就以嵊县属绍兴府(即越郡)所辖而改名为「越郡班绍兴戏剧],演出于上海大世界(见申报)。这是第一次见到「越字]。那麽,当初为何不直接就称「绍兴戏]呢?只因为绍兴产地的『绍兴戏」(即绍舆大班有时也称越剧)也在大世界演出,两者同属绍府所产,都可称「绍兴戏]。老板黄楚九为了避免混淆观众视听,为有别於绍兴大班,将「的笃班』改称「越郡绍兴戏剧]。又因绍舆大班以武戏为主,「的笃班』以文戏为主的特色,加上当时新兴的「四明文戏]、[常锡文戏]等很多地方小戏都称「文戏],「的笃班]又是从说唱文书与『小歌文书班]衍变而来。据此,於民国十年(一九二一年)八月二十三日(见申报),上海大世界的广告第一次先用上了[绍兴文戏]的名称。随之,相继仿效。民国十二年(一九二三年),清一色的女班在嵊县兴起,继男班『绍兴文戏]而称女班为「女子绍兴文戏』或「绍兴女子文戏],简称「女子文戏」。由于女班的基本功扎实,又向大班和兄弟剧种学习了许多试戏。如演出的(潞安洲)、(佼珠砂)等武功戏,故又有「绍兴文武女班]和「女子绍剧]之称。民国十四年(一九二五年)九月十七日,男班艺人金雪芳、王佩卿;夏莲卿等在上海小世界游乐场演出,《申报》广告上将[绍兴文戏]改称为「越剧]。这是用「越剧]名称最早见报。改称的目的意义却不得而知。 「越剧]的称谓实际上原是绍剧名称。明清以来。绍兴的乱弹(即绍剧)属越州,又是古越国建都之地。故一般称其为「越剧](见民国十八年十一月《戏剧月刊》载《越剧杂谈》)。如民国二十年(一九三一年),上海仁和翔书局出版的一套《越剧大观》,内容是绍剧的;抗日战争前後,上海出版的《越剧报》也是宣传绍剧的;民国二十六年(一九三七年)二月,《绍兴晚报》中报道的「越剧」大会串,也是指绍剧而言。绍剧称越剧长达三十年之久。至民国二十七年(一九三八年)下半年,「绍兴女子文戏」改称「越剧],首先因为绍剧原来称越剧,在绍兴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在浙江和上海有一定的社会效应。因此当绍剧称「越剧]日渐减少情况下,为提高着名度和剧种品位,将名称改为[越剧」;其次,「女子文戏」的产地嵊县历来局越川、越郡、绍府所辖,绍兴是古越国都城,知名度肯定远高于嵊县,借此地名为剧种名称来扩大社会影向。民国三十一年(一九四二年)後,名称逐渐统一封「越剧」土来。为何在此时统一俗成呢? 越剧界的第一个知识分子、专职编剧樊迪民对「越剧」之名称有这样一段话∶「我觉得「女子文戏]这个名称似乎有些不大相称,同时,女子文戏有时也演武戏,如《花木兰》中就有武打场面,因此想把名称改正一下.但改什麽名称好呢?这就要好好思考了」(摘自一九八三年浙江文史资料选辑二十五辑樊迪民《姚水娟的艺术道路》文)。他又说∶,「那时我困居」「孤岛],正在谊李白的诗集以自娱,有特殊的感情,表现出了他来到南中,有老是乡之意。他到过东山,东山是晋代谢安隐居的地方,所以他借怀念谢安来抒发他归隐是乡的思想。在《越女词》中,他描写了越女美丽的容貌,也描写了剑溪的青山绿水,曾有「镜湖水如月,耶溪女如雪。新妆荡新波,光景两奇绝]之句。从这里我初步想到了一个「越」字。同时我又联想到绍兴是越王勾践生聚教训 理败吴国的复兴基地,嵊县是绍寓之一,如果把嵊县的女子文戏改称「越剧]既符合诗传的意境,也适合抗日战争时代的要求。当这一天,姚水娟偕我和张某等人去卡德大戏院看新场子,见到楼上楼下约有一千二百多只座位时,我们不免暗暗吃惊和喜悦。我说:「责任可重大啊!」水娟不加思索的回答:「你我都有两只肩胛,泰山倒下来 也要顶佳它,有什麽可怕呢|我就要越唱越碑、越唱越高、越唱越远」。她一连串六个「越字」,大大震动了我要为剧种正名的心灵,她对事业 有这样的雄心壮志.也使我感动,当我把「正名」的设想向她提出和说明後,水娟毫不犹豫地说∶「我赞成改名」,通知蔡先生(即萸英)从明天起,海报和广告改称「越剧」。第二天我又写了稿给茹伯勋编的《戏剧报》.刊出正名为「越剧]的动机和意义的文章,告诉观 众 。以後各报的女子文戏便开始称为「越剧],女子文戏这个名词同小歌班、的笃班一样,成为历史的名词」。 以上这段话我们不管他讲得是否确切真实,但他必竟是当时的叁与者,而且是有一定声誉的人;同时。从历史看,也确实『越剧』的称谓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逐渐被观众俗成认可的。为何在这时俗成认可呢?笔者认为这里有个剧种内函的变化问题。 从那个时代来看,一个剧种的称谓定名,不是一二个人可以说了算的,而是由艺术产品的特色、产地、艺人和观众意识等诸多因素逐渐衍变俗成的。抗日战争爆发後,上海成为「孤岛」,许多着名的女子文戏都向「孤岛」涌进。民国二十七年(一九三八年),在浙江誉为[三花一娟]的名旦姚水娟和着名小生竺素娥组建「越吟舞台』。聘请新文化人任编导;吸收各种的艺术形式;从「路头戏]改演[剧本戏],并试用灯光布景,编创了激励团结抗日、振奋民族精神的《花木兰代父从军》、《西施与范蠡》等多本新戏,引起上海观众的强烈反向。这一来,从不刊登戏曲文章的《大陆报》(英文版)也破例评论出刊《花》剧的演出和剧照;《戏报》、《梨园世界》等专为《花》剧的演出编写了特刊;从事剧评的蔡萸英先生在《戏剧世界》上用[越剧』之名发表了评论文章;樊迪民先生在《戏剧报》上发表[女子文戏]改称[越剧]的动机和意义的文章;更有的是《戏报》、《戏世界》和《戏剧世界》三家报刊联合举办「谁是越剧皇后」的社会评选活动(姚水娟评为越剧皇后),梅兰芳先生亲笔题词,称姚水娟为「越剧艺术家、越剧皇后」。以上说明。「女子文戏』在艺术内函发生根本性质变时,在浩大的声势之中,被上海观众改称「越越]顺利成章。 越剧发源于嵊县。发展于上海,成名于沪滩,有必要正名为「嵊剧]吗? 三、正名「嵊剧」事协千秋万代 1、「越剧出于嵊县,嵊县的越剧才是正宗货。「凡是越剧团就有嵊县人,没有嵊县人的越剧团就不叫越剧团」。这几句话是按六十年代初对全国越剧初步统计后传出的佳语(全国二百六十多个团体)。越剧遍布至全国除广东、西藏外各省市都有越剧团。这是嵊县人的骄傲,是嵊县人的荣幸。笔者曾听说上海有个副市长,在市文化艺术工作座谈会说∶[偌大的上海,论文化艺术在国内有一定优势,但就是出不了一个全国性的大剧种,为什麽?还不是一个山区县城|嵊县,竟出了全国性的大剧种|越剧]。确实,一个山区县城何能土全国性的大剧种,不但引起全国戏剧研究者的重要话题,就是连东南亚国家、美国、日本等外国戏曲研究者关注与研究,而且专门成立越剧联谊会进行研究。越剧博物馆成立开放,迎来了许多外国叁观者就是例证。越剧有如此大的影响与号召力,剧种正名「峡剧]就更显得必要。不但关系嵊州的知名度,更重要的是能将嵊州的品位提高一步,对发展嵊州,使嵊州走向世界起着无可估量的作用。正是竺鲁挺先生在文章中所说∶「正名嵊剧,有关千秋万代」。正名「嵊剧]顺民意,正名「嵊剧」利嵊州。 2、笔者对正名嵊剧也有消极的一面,原因是正名嵊剧难度很大。首先是「越剧]之称从俗成至今已整整六十周年,世界各地对中国的越剧之名影响甚深(包括许多着名演员)。其次是在国内的广大越剧观众,叫惯了『越剧」,刹时正名为「嵊剧」为不习惯,甚至不理解「嵊剧是什麽东西?故重起炉灶有一定难度。冉是既然正名嵊剧,嵊剧的「资料」就得跟上,因为有关越剧的资料已广泛流传(包括中国越剧、越剧史话、越剧漫话等),这恐怕又是一个难题。因为人力、财力不足,连出一本嵊县越剧志都出不了,何谈下文…|, 我出个点子。正名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马上改称,因为面广。同样有个转变过程。可否先立足于从自我着手做起,把自己的嵊州剧团先改称起,逐渐扩大影响;另则,请有一定权威与有一定号召力的着名人士撰写正名文章(发挥名人效应)在有关戏剧报刊上发表,造声势扩大影响,使观众知道「嵊剧」就是「越剧],「嵊」是「越」的产地之名;在造声势的同时,有意识派人去几个大剧院串连,如上海越剧院、浙江越剧院、杭州越剧院等,通过游说,得到他们支持。如果三个大剧院动起来了,正名「嵊剧]告成。 全国性的大剧种更名是一项大工程,个人之见不可能全面,能起到抛砖引玉亦算有幸。望专家和有识之士斧正。 摘《嵊讯》越剧之家金果一九九八年四月五日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