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注册会员 登陆论坛 搜索帖子 最新帖子 最热帖子 彩信频道
 
论坛首页歌尽桃花扇底风 → 当前帖子
 
题目:(转贴)驳斥《上海越剧志》对张春帆的诬蔑 回复: 5 浏览: 2010
^_^!
表情: 作者:zhangguo90 时间 2008-8-18 14:24:39 序号:445
 
 

我看大陆写法,一个很大的缺憾是带有严重的政治偏见,尤其表现在写人物传中,由於偏见,就不惜歪曲事实,罗织罪名,肆意诬蔑,违背了写史法最基本的准则:真实、客观、公正。

写人物功过是非,首要的是求真求实,切忌言过其赏,更不可歪曲事实∶评价历史人物,要客观公正,不应存有偏见。偏见必定失实。失实必然偏见。大陆写法,往往带有阶级斗争观点去看待,分析一切人和事,稍有背离,就是立场问题。这种不真实、不全面、不公允的东西载入史册,不但愧对子孙贻害後人,也是难以存在的。
最近,我看了新出版的《上海越剧志》,人物传中的张春帆一节,展阅之下颇为不平,对张春帆先生所写的手法与新嵊县志对裘祝馨先生之诬蔑如出一辙,不但失真失实,罗织罪名又无所不用其极。出於义愤,有必要对张春帆先生再说几句公道话。


《上海越剧志》所写张春帆一节,全文六00字左右,叙述了四方面罪行∶
1、操纵上海越剧场子,勾结汉奸、特务及封建反动势力,压榨迫害演职员。
2、用流氓手段奸占筱丹桂,迫其堕胎;盘剥控制其经济收入,进行摧残凌辱,筱丹桂不堪虐待,服毒自杀。
3、上海解放後,窝藏包庇潜逃来沪的恶霸地主裘祝馨。
4、在一九五0年「二六」大轰炸时造谣破坏。
看了上述罪行,张春帆死不足惜,死有馀辜。但是。只要稍微知道张春帆其人其事的,都说张春帆死得怨屈,死不瞑目。

(一)「张事帆操纵上海越剧场子,勾结汉奸、特务及封建反动势力,压榨迫害演职旦」是十分荒谬的。

民国二十九年至三十七年(一九四0—~一九四八年),张春帆以其超人的胆识和魄力,经过艰辛创业。终於在上海滩开拓了越剧天地,经营掌管了「国泰」、「浙东」、「明星」、「天宫」、「皇后」、「虬江」、「丽都」、「同孚」、「老风」、「恩派亚」等半壁江山,使越剧不但根植於上海市民大众之中,还扩大了越剧在海内外的影响,奠定了越剧在各大剧种名列前茅的地位,培育了一颗焰摺生辉的新星 筱丹桂,浇灌了诸如徐玉兰、王文娟、陆锦花、张茵、陈佩卿、周宝奎。贾窍凤、唐笑飞、徐慧琴、裘大宫、许金彩、筱月英等一大批越剧明星,在当时理所当然地登上了越剧领袖宝座,如果这样一位大有功劳於越剧事业发展的人物称之为「操纵越剧场子的戏霸」,那麽,用今天的眼光来看,现在能够控制众多企业的大公司、大集团的董事长、总经理岂不是成了「操纵众多工厂、商场的x霸了」,真是荒谬之极。

张春帆一生,在政治上是清白的,也是他最值得自傲的,他曾说过∶「我与政界、军界从来勿搭界」。事实也确如其言。有两件事是可证明:一是袁雪芬女士在报上公开批评《红伶泪》创作上随意性较大时也说过∶张春帆并没有什麽身份,戏里却写他与保安司令大队长关系非同一般。一个小小戏院老板,居然能够勾结日本宪兵与大汉奸,岂非抬举了他。二是在文革期间,春帆的子女受株连,造反派为了把他的子女和亲属打入十八层地狱,再踏上一只脚.刹费苦心地查遍上海所有档案。结果不但子女亲属无名,就连张春帆的名字都找不到。而越剧志上居然写上「勾结汉奸、特务」不知道所指的是什麽人?令人费解。有谁能指控他叁加过任何党派、帮会、汉奸特务组织和反动会道门?他与社会上的闻人名人也确有过交往,但据我们所知,也只是局限於陈籍人士往来,比较有名气的无非也只是两个人。一是王晓籁,一是马寅初。

王晓籁,嵊县人。他是一个推翻帝制、支持北伐、坚持抗战,对发展我国的商业、金融、交通、外贸事业作出过重大贡献的革命老人.是张春帆在上海开拓越剧事业最主要、最有力的支持者,这是众所周知的。

马寅初,嵊县人,他是一位坚持真理,威武不屈,铁骨铮铮的大经济学家,与张春帆过从甚密。马老每次来沪,总要找春帆这个老乡畅谈,这在大学生中是广为传闻的。他曾劝告张春帆:「赶快放弃越剧,办工厂去吧!」,可惜张春帆未能领悟马老劝他赶快转业的深意,未能把握住自己的命运和转机。终於丢掉了性命。

至於对待嵊县同乡,「上至县长仕绅,下至赤脚朋友,一律以诚相待」(叁阅「嵊讯八期四十二页」),这是不争的事实,直至今日,在家乡的老年人中。还作为纳凉故事传颂他。

如果与这类人交往.视作与汉奸、特务和封建反动势力相勾结,未免可笑。可是。世上也真有这等可笑的事发生∶王晓籁不就是被称作上海「闻人」、「大亨」之一吗(见一九八一年一月二十二日《文汇报》——袁雪芬艺术道路)。
马寅初不也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不是右派的右派」而对他开展过声势浩大的口诛笔伐吗!

命运有时也爱开点残忍的玩笑,曾几何时,那位「最革命」的「大左派」袁女士不也是被「左派」们斗争得死去活来吗!一夜间左派突然变成了右派,还说「她的祖父、父亲和二个叔叔都是依仗封建势力,长期进行雇工剥削的寄生虫」,说「她在十六岁就巴结上当地一个大地主拜为父亲,依靠伪乡长作靠山」。还说她在「吃素念佛的掩盖下。叁加了道会门」……(载六十八年九月十日《浙江日报》。这类出於狂热的「造反派」之口的胡言乱语当然根本不足信,但也足使袁女士吃足了苦头,对此,袁大姐理应有所自省,有所醒悟。们心自问。想当年你对张春帆的斗争,不也是「无中生有、无限上网、无情打击」的吗!更不是你策划罗织罪名。张春帆又何至於会犯了死罪。时间过去将近半个世纪了,而你仍然继续对他施以攻击和诬蔑而不觉得有愧吗?你对越剧界的演职员又一直以对张春帆的态度作为检验是否站稳立场的标准,使得一些人为了生存和生活,不得不违心地加入污蔑张春帆的行列(当然也不乏见利忘义的势利小人),不觉得大过份了吗?

张春帆对待演职员,向来仁义待人.从无欺压行为,这是有口皆碑的,任何人也抹杀不了的事宜,曾经受过他恩泽的大有人在,只是不敢站出来说话而已。不过。在崇仁镇又是不一样,公开敢为张春帆讲公道话的人比比皆是,因为他们了解真情。也根本不怕压力,公开说∶「张春帆是大好人,是越剧功臣,是崇仁的骄傲。」

当《红伶泪》在崇仁播出时,老百姓看了都说:全是造话。从末听到有对张春帆的咒骂声,这是干真万确的。张春帆小时家境贫寒,谙书不多,语言有时粗鲁,家长式作风,难免得罪一些人,但他秉性善良,极富同情心,从末伤害过任何人。袁雪芬曾经把「掷粪事件」硬是涉在张的头上。是无端诬陷。真情况已在「嵊讯」九期一七一夏剡欣写的《越剧明星马樟花之死 兼评「舞台姐妹]与清清白白自居的袁雪芬》一文中作了详情披露。此事系孙子龙所为,孙与袁原是相识有来往的同乡,因失业在家生活困难向袁借钱不成,愤而向袁掷粪,而「孙与张并无交往」(摘自「嵊讯」元期一七一页)。就是像冷山这样的人也从未伤害过他,更何况其他人。「迫害演职员」是无稽之谈。上海陷共後,孙子龙因掷粪袁雪芬,遭袁报复构陷罪名为中.共处死。

(二)「用流氓手段奸占筱丹桂,迫其堕胎,盘剥控制其经济收入,摧残凌辱筱丹桂,筱丹桂不堪虐待,服毒自杀」,荒诞之极。
关於筱丹桂自杀真相,《嵊讯》从第七期开始,陆续在八、九、十、十二期上披露了全部真相,并且提供了有力证据,应该足以说明问题了。《嵊讯》十二期刊登了杨州魏美云、黄梦泻写信给本刊的「读了筱丹桂之死後给编者的一封信」(二五二页)信中写道∶「……在大陆。目前比以前开放多了,可能在十年前,我们是不会写信给你的,对「筱」案更是当作不知,而任人评论,但我坚信,任你说得天花乱坠。事实只有一个,真理也是胜於事实,目确者是最好的证明,况且人尚在,事实总归是事实,当然艺术加工也得尊重事赏,所以,看了浙江电视台的《红伶泪》,我只得苦笑一声,当作看一本小说,因为从我童年的记忆里。对《红伶泪》所写的一切,好像是另个故事,与筱阿姨很少能联系在一起。当然,这事已成历史,包括家母也不想旧事重提。用祥林嫂的一句口头语:「算啦」。魏美云是黄梦涛的母亲,越剧演员,当年与筱丹佳同住浙东楼上,其房间与筱丹桂的房间是一墙之隔的紧邻,被自杀用的来沙尔就是从她房中吃的。她与筱相处多年。关系亲密,因此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她都是「目击者」,着名绝句「做人难,难做人,人死了」也是写在她家的,如她所说:目击者是最好的证明。一个普通的演员。一个当时仅七岁的少年儿童,看了「红伶泪」後尚且能够站出来说:「红伶泪」所写的一切,好像是另一个故事,难道还不足以证明「越剧皇后筱丹桂」(茜茜文)和《红伶泪》究竟能有多少真实性?而堂堂《上海越剧志》的大编辑们,竟然会完全置事宣於不顾。反而从完全歪曲了真相的材料摘抄而编辍成张春帆一节,真是既无知又无德。


何谓奸占?我认为,要是张春帆凭借权势,看上被丹桂後,用暴力强占,而被又坚决不从,死命反抗,这样的行为才算得土是奸占。事实上,当年的筱丹桂其社会地位是处於下九流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农村女戏子,要想出人头地在事业上「出山」。没有靠山,没有人在舆论上,财力上,精神上的支持相鼓励,是很难在上海滩走红的。正由於此,筱在张的有力支持下,才使她红遍京沪杭,名扬海内外,成为「越剧皇后」。因此,张筱的结合是有其必然性的,并非像有人说的是奸占,更不然张筱结合七年而从未开过矛盾,也从没有听说过筱丹桂提出分手之类的申诉和声明,要是没有冷山干扰,原本平静的生活决不曾发生波澜,这是明证之一;筱丹桂的兄长钱伯仇,妹妹钱琼韵,是两个最亲近的人,其兄常来常往,得到筱的厚赠买了不少土地,解放後成了地主,其妹则长年共同生活在一起,并负责其姐财物。张春帆对待他们也视作亲人,一向关心爱护,琼韵的婚姻也是张撮合而成的。筱丹桂自杀身亡後,兄妹俩对张春帆从无责难之言,其兄伯仇只说了∶人已死了,还有啥话?棺材我带回长乐去安葬,阿妹也可安息了!其妹琼韵则只反复念叨∶二姐不该走这条路。想当年袁女士发动斗争张春帆时。多次动员其妹揭发张春帆逼害筱丹桂的罪行,遭到坚拒,袁女士就骂她∶没良心。正是因为她有良心,才没有听从袁女士的安排上台控诉。这是明证之二;魏美云、黄梦沦远在扬州,看了「红伶泪」,仗义执言,敢以「目击者」身份揭穿真伪,这是明证之三。以上三点难道还不足以证明张筱的结合是正常的而并非奸占?是培育、扶植、支持她成名成材,还是摧残、凌辱、虐待她?黑白是非岂不是一清二楚!

(三)窝藏包庇潜逃来沪的恶功地主裘祝纬,完全是污蔑。

如果以阶级斗争观点来看,裘祝馨是革命对象,是反革命。该杀。张春帆窝藏包庇,也是该万死。在国民党看来,裘祝婪是「忠党爱国的同志烈士」,立场不同,观点不同,是非标准不同,结论也就南辕北辙了。中国的政治,自古以来就是「成王败寇」,不足为奇。不过真理只有一个。是非标准总归会有统一的说法。这将由历史来证实,用不着我等现在去评说。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也由人民来评说,这是历史的必然。

(四)「二、六]轰炸时造谣破坏」是蓄意诬陷。

这是彻头彻尾的欲加之罪,完完全全的现代「莫须有」。事实上在镇压反革命运动开展之前,在袁雪芬的策划下。政府(军管会)已经内定杀张,以「杀猴警鸡」,为一统越剧天下奠定基础。但当时开展的是镇压反革命运动,必须要有反革命罪才能名正言顺的处以极刑,张春帆既无政治辫子可抓,工作表现也甚好,文化局文艺处也信任他,当时冯隆即冯少白正请他出面筹组浙江越剧团。张春帆也十分卖力,文艺处还表扬了他,有人劝他去香港。也被他婉言谢绝,在这样形势下,他也根本没有必要去无端造谣,自找麻烦。但上面既已把他列入杀害对象,情急之下,就匆匆把张在上海剧协举办的沧州书场上所谈的认识问题,经过加工和上线之网,罗织成了反革命的造谣破坏言论,再按上反革命罪而加以杀害。


无中生有、无限上网、无情打击,是共产党中「极左」派整人的三部曲和惯用技俩,我们并不陌生。由於「左」倾思想的严重泛滥,有多少正直之士遭受磨难。有多少有为之人遭到涂炭。张春帆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当年在送别金沅菊赴港时,要是听从劝说共赴香港,又何至被杀。要不是文艺处的领导对张充分信任,并委以重任,还鼓励他好好学习,共同为繁荣越剧事业而继绩努力,张也可能听从马老劝说,及时抽身退出越剧舞台,又何至於会遭到袁的忌恨而处心积虑杀害他。张春帆死在不懂政治,死在宁「左」勿右和镇反扩大化的错误路线之下。

邓小平先生在重新掌权以後,已经清醒地看到了极「左」路线的危害,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极「左」工作,平反了大量历次运动中的冤假错案,何等地深得民心!我想,对待历史人物。同样应该极「左」,彻底地排除政治偏见,捐弃前嫌实事求是平反冤案,这样做。对於货现祖国的统一大业将是十分有利的,我相信,只要「左」的幽灵不再在头上徘徊。这样的闹剧、悲剧永远也不会再发生,彻底平反一切冤假错案总有一天会实现。

後语
《嵊讯》,於民国八十年(公元一九九一)七月出版的第八期「家乡戏文」栏目里,曾为乡贤张春帆先生被袁雪芬等中共党人罗织不实的罪名,冤死四十年後,为张春帆写出多篇文章说出公道话。上海越剧志在袁雪芬主持下近又刊出对张春帆的诬蔑,笔者只好站出来为他来说公道话,张春帆是我崇仁裘家人的女婿,袁雪芬是我裘家人的外孙女,亲人相残,裘家人看了实在痛心,惟为义门子孙者是非要分,善恶要明,为使乡人熟知事情本末,除写本文驳斥上海越剧志外,兹将《嵊讯》第八期为乡贤张春帆说公道话几篇宏文题目列述如下以供叁考。

越剧功臣张春帆,作者崇仁郎
杂谈我所知道的张春帆,作者裘顺潮
张春帆其人其事,作者裘依山
我所了解的筱丹桂之死,作者裘士安
为张春帆说几句公道话,作者张秀植,刊嵊讯十二期二四三页

摘《嵊讯》22期(裘则鸣著)

表情: 作者:linou 时间 2006-9-30 14:12:33 序号:449
^_^!
回复内容:
  最好一事一议,有文献作证,不然永远都在争议中!
表情: 作者:老侬 时间 2008-2-16 20:03:41 序号:949
^_^!
回复内容:
 

表情: 作者:老侬 时间 2008-11-1 1:00:56 序号:1091
^_^!
回复内容:
  1951年出版的越剧剧刊------------<<控诉张匪春帆>>

东山越艺社演出本。选自五十年代初出版的《新越剧戏考》。

表情: 作者:楼泳民 时间 2009-4-14 10:54:21 序号:1193
^_^!
回复内容:
  黑白颠倒,本末倒置,小平说过;应把颠倒了的东西重新颠倒过来,应把制造冤案的人拉出来见见阳光!!!
表情: 作者:楼泳民 时间 2009-4-14 10:54:22 序号:1194
^_^!
回复内容:
  黑白颠倒,本末倒置,小平说过;应把颠倒了的东西重新颠倒过来,应把制造冤案的人拉出来见见阳光!!!
 
表情
插入
上传
内容
  请注意:本论坛设置游客不能发帖子。回复帖子
Copyright © 2006-2008 *东方文献网* All Rights Reserved 【☆☆☆